什么是CTC检测
循环肿瘤细胞(CTC,CirculatingTumorCell)是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因自发或诊疗操作从实体肿瘤病灶(原发灶、转移灶)脱落,大部分CTC在进入外周血后发生凋亡或被吞噬,少数能够逃逸并锚着发展成为转移灶,增加恶性肿瘤患者死亡风险。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是指对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进行分析的方法,有助于肿瘤转移患者的诊断、监测术后患者肿瘤的复发与转移、评估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与患者预后以及选择个体化治疗的策略。
CTC检测的临床应用
辅助早期诊断
肿瘤形成初期,血液中即可检测出 CTC,远早于影像学检查,这对早期诊断有重要 意义。对常规方法难以确诊的患者,可借助血液中 CTC 的检测,指导和帮助医生做诊断。
动态监测肿瘤变化
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新的肿瘤,其实转移或复发已经产生,已经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通过连续监测CTC的变化,可以实时跟踪肿瘤的动态发展。CTC检测能够比CT检查 等传统方法提前1-2个月实时监测肿瘤变化,以便于及早治疗,将癌症扼杀在摇篮之中。
评估预后及疗效
治疗前后CTCs 数量上的变化能够及时反映患者的疾病状态、治疗效果,能准确判断疾病的预后,预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同时可判断治疗的效果。免疫细胞多功能综合检测可以评价患者的治疗反应,监测疾病进程并判断预后情况,预测总生存期,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正常或放化疗后能恢复正常者预后经常较好。
检测耐药及肿瘤转移复发情况
治疗前后CTCs 数量上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肿瘤对相应治疗的敏感性及增殖活性,所 以可以通过检测治疗前后CTCs 数目的变化,来判断耐药性。对已治愈的患者,后续检测的CTC数目的持续增多,则预示癌症的复发或者转移,应结合其他临床信息,及时治疗。
指导个体化治疗
CTC与个体化治疗,检测到的 CTC 数量较多,往往提示癌症微转移存在的可能性大,微转移的存在是原发肿瘤切除后给以放疗和化疗的主要指标。不同患者需要不同的个体化辅助治疗(放疗、化疗) ,CTC 的检测将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此外,CTCs 携带了肿瘤的基本全部基因,反映的是肿瘤的即时信息。因此,分析CTC的基因信息,能实时反映肿瘤的基因变异情况,清楚地指导患者下一步的用药选择,据此开展的治疗是实时个体化治疗,能够达到疗效的最大化。
为什么要做BRCA1/2突变检测?
携带BRCA1或BRCA2突变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机率会增至60-90%。
BRCA1和BRCA2基因是抑癌基因,它们主要参与DNA损伤的修复和转录的调控。这两个基因
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BRCA1、BRCA2突变相关性乳腺癌具有发病早、
双侧性等特点。基因突变携带者的乳腺癌危险度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其乳腺终生患癌危险度
高达80%~85%。所以,BRCA1、BRCA2突变相关性乳腺癌的普查和预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什么人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一级或者二级亲属中有患卵巢癌或者50岁以下的乳腺癌。
乳腺癌高发,目前已知的是和BRCA1和BRCA2两种基因突变有关,如果病人含有这两种基
因突变,其一生中发生乳腺癌的机会将在80%左右,发病年龄也会提前。如果乳癌患者子女
中也查到这两组基因有突变,那说明也处于高危状态。正因为此,基因筛查已经成为预测和
预防乳腺癌高发的手段之一。
不是所有乳腺癌患者的亲属都需要进行这样的检测,在国外检测前后均需咨询基因学家或有相关知识的医生,来了解相关检测的意义和风险。一般来说,一级亲属(姐妹或母女)中有两位发生单侧乳腺癌或卵巢癌,其中一位在50岁以下,或有一位患上双侧乳腺癌,就可行BRCA1/2的基因检测,以了解有无基因突变携带,该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导致本人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机会明显增高。如果检测阳性以后,通过手术、药物预防等一些手段有助于降低风险。 女性朋友应坚持在35~40岁开始进行乳腺的定期检查,高危人群更应未雨绸缪,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它不仅能抵御外来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还能清除体内衰老、突变、恶化或死亡的细胞,保护机体的健康。免疫系统主要有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免疫系统各组分功能的正常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相对稳定的保证。淋巴细胞是构成机体免疫器官的基本单位,它在免疫应答的过程中起核心作用。从大的细胞群来说,淋巴细胞分为T、B、NK细胞等。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它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病毒感染、病态反应性疾病等),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检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生在肿瘤治疗中发现,人体肿瘤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个部位的肿瘤,治疗效果和方法也应因人而异,这种因人、因病而采取的不同疾病治疗方法称为“个体化治疗”。因此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只有同病异治,因人而异,实施个体化治疗,才能针对不同类型的病人选择合适他们的药物。
随着基因分子水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肿瘤细胞信号通路被发现,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通路中的特定基因的扩增/突变/表达状态与靶向、化疗药物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检测这些通路中特定基因的扩增/突变/表达情况,能针对性地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做一套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用药不当贻误治疗时机。
目前,化疗总体有效率在30%到40%,而通过基因检测筛选出获益病人,有效率可以提高到80%。分子检测为癌症治疗模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癌症治疗开始迈入个性化治疗的新天地。